物業

top view of skyscrapers

外國樓【🇹🇭 泰國樓 | 🇦🇪 阿聯酋

🇭🇰香港樓香港新樓價錢 | 🏡 綠置居 | 🏬 認購居屋

香港樓市最新情況

2024年2月28日財政預算案宣布,樓市辣招將全面撤銷,包括取消買家印花稅 BSD新住宅印花稅 NRSD額外印花稅 SSD

300萬或以下物業的基本的印花稅只需要比$100,0.003%仲平過股票印花稅0.1%。呢兩年樓市回落20%,坊間要揾系有300萬以下的樓盤既,不過應該又好快被業主反價。

金管局仲癲,停埋壓力測試

  • 暫停實施壓力,等於只需要考慮「供款與入息比率」
  • 3,000萬港元或以下的自用住宅物業的按揭成數上限由60%調整至70%
  • 3,500萬港元或以上的自用住宅物業的按揭成數上限由50%調整至60%
  • 3,000萬至3,500萬港元之間的物業的按揭比率會以漸進形式遞減
  • 非自用住宅物業的按揭成數上限由50%調整至60%
  • 非住宅物業按揭成數上限60%調整至70%
  • 「資產水平」為審批基礎的物業(包括住宅和非住宅)按揭成數上限由50%調整至60%

辣稅全面撤銷受影響群眾

  • ✅✅✅炒家重現,好玩過港股,睇番2010年SSD和BSD之前,每年二手成交註冊數字有大約10萬宗,系去年同2022年的3倍,預計成交量會大幅增加。
  • ✅✅換樓客就幾受惠,如果想先買新樓再賣舊樓,雖然可以退BSD,但依然要先墊支一大筆錢出來,半年前仲講緊BSD 15%,換800萬樓,就要墊支120萬,未計本身的印花稅同埋其他雜費,後來減到7.5%,依然是大負擔,所以好多都要先賣後買,或者賣完租住先,甚至做雙租。宜家仲唔駛比BSD,換樓客負擔就輕鬆左,可以先買後賣都得。
  • 本地投資客買第二層樓唔駛比7.5%BSD,誘因就大得多,而且近兩年租金回升下,部分屋苑租金回報率回升至3.5%甚至4%。現時大約有60萬業主已經供滿樓,若有20%有興趣買多層樓,已經有12萬個潛在購買力,比過去兩年一二手總成交量仲多。
  • ❌已經在港的新香港人,就應該影響不大,因為本來未住滿7年的都已經受惠於去年推出的先免後徵政策 (任何人如根據某些入境計劃獲准來港為香港居民並取得住宅物業,在其後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,則可獲寬免繳付從價印花稅及買家印花稅的某些款項),等同有本地人首置身份一樣比4.25%或之下的稅率,如果要買一早已經買了。
  • 外地投資客,近年接近絕跡直接比30%(過去半年降低為15%)身處香港以外的內地買家,暫時應該都未必吸引到他們,始終他們要考慮的是樓價上升的空間,走資的作用,政治風險等,這些基本面若沒有改善,他們也很難因為不用再比稅而選擇在港置業。內地人買樓比較喜歡新盤,暫時又見不到發展商有空間大推盈利水位不高的新盤。
  • ✅租客,部分租客或者去買樓,少左人爭,租金升幅有望減慢。
  • ✅❌業主,樓價應該會回穩甚至上升,一定有著數,不過如果依靠租金收入的,若樓價升幅不顯著,租金回報率下跌下,租金收入或者不升反跌。
  • ❌❌首置準買家,準備第一次買樓的人應該最不利,細價樓價錢應該升了,基本印花稅又無減過,一樣要比。唯一好處是放寬SSD後,應該多了一些持貨未夠兩年的放盤多出來,但不會好多,因為很多業主不會肯蝕讓。

物業印花稅表

樓價印花稅
超逾不超逾
  $3,000,000$100
$3,000,000 $3,528,240$100+超逾$3,000,000的款額的10%
$3,528,240 $4,500,0001.5%
$4,500,000 $4,935,480$67,500+超逾$4,500,000的款額的10%
$4,935,480 $6,000,0002.25%
$6,000,000 $6,642,860$135,000+超逾$6,000,000的款額的10%
$6,642,860 $9,000,0003%
$9,000,000 $10,080,000$270,000+超逾$9,000,000的款額的10%
$10,080,000 $20,000,0003.75%
$20,000,000 $21,739,120$750,000+超逾$20,000,000的款額的10%
$21,739,120 4.25%

「供款與入息比率」DTI

  • 自住 + 沒有其他按揭/擔保 = 50%
  • 自住 + 有其他按揭/擔保 = 40%
  • 出租 + 沒有其他按揭/擔保 = 40%
  • 出租 + 有其他按揭/擔保 = 40%

按揭成數要求

按揭成數上限 (沒有按保)

樓價2024年2月28日起之前
1500萬或以下70%70%
1500萬以上 – 1750萬70%1050萬
(60% – 70%)
1750萬 – 3000萬70%60%
3000萬 – 3500萬 (之前上限為3600萬)2100萬
(60% – 70%)
1800萬
(50%-60%)
3500萬或以上 (之前為3600萬或以上)60%50%

本身有其他按揭或者擔保,按揭成數上限減10%

  • 非自住住宅物業,不論樓價,2024年2月28日起,由50%增加至60%
  • 非住宅物業,不論樓價,2024年2月28日起,由60%增加至70%
  • 「資產水平」為審批基礎的物業 (包括住宅和非住宅) ,由50%調整至60%

按揭成數上限 (有按保)

樓價2024年2月28日起
1000萬或以下90%
1000萬 – 1125萬以下900萬
(80% – 90%)
1125萬 – 1500萬80%
1500萬 – 1715萬1200萬
(70% – 80%)
1715萬 – 3000萬70%

每年物業註冊宗數

2010年有辣稅前,一年的二手成交宗數可以去到10萬宗。

辣稅歷史時間表

壓力測試的歷史

年份事件
2010年11月要求銀行以按揭利率假上升2%的情況下,對按揭申請人的還款能力進行壓力測試,供款與入息比率的上限為60%。
2012年10月對於有多個按揭物業的貸款申請人,供款與入息比率由50%降至40%,壓力測試下的供款與入息比率上限由60%下調至50%。
2013年2月22日要求銀行進行壓力測試時,由原來假設按揭利率上升2%增至3%。
2015年借款人如果購買第2套自用住宅物業,供款與入息比率上限由50%減至40%,利率壓力測試由60%跌至50%。
2022年9月23日金管局向銀行發出指引,將物業按揭貸款利率壓力測試要求由3%下調至2%,調整適用於所有物業按揭貸款。
2024年2月28日金管局宣布暫停壓力測試要求。